岑溪人家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楼主: 主人

,       ~!@#$%^&*()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0-9-10 23:02:5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心斋主人 于 2010-9-10 23:04 编辑
回复  心斋主人
大师领地.学生不自量力.糊冲乱撞进来.请心斋见谅.
1141593361 发表于 2010-9-10 22:56



    我在自悲,不是讲你
在这里请叫我还珠楼主,好吗
发表于 2010-9-10 23:18:01 | 显示全部楼层
十几年前看到的一个上联:冻雨洒人  东两点西三点
 楼主| 发表于 2010-9-10 23:32:17 | 显示全部楼层
十几年前看到的一个上联:冻雨洒人  东两点西三点
石龟社 发表于 2010-9-10 23:18



    这个绝世好对只有百度才能对上
发表于 2010-9-10 23:56:00 | 显示全部楼层
旁观者,睇下热闹。
发表于 2010-9-11 12:20:53 | 显示全部楼层
十几年前看到的一个上联:冻雨洒人  东两点西三点
石龟社 发表于 2010-9-10 23:18

百度一下,原来这联有来历的


明代年轻文学家蒋焘,小的时候,才思敏捷,对答如流,蜚声乡里。
    有一次,他父亲的朋友来访,他们围坐在客厅吟诗、联对,忽然乌云密布,接著,括起大风,一会儿,就下起大雨,雨点“劈哩拍啦”地打在窗户上。客人中,有一人看见窗户纸上的雨点印儿,触景生情,出一上联求对:
      冻雨洒窗,东两点西三点;
    这上联的意思是说,这会儿,冰凉的雨点,打在窗户上,东边窗户上有雨点,西边窗户上也有雨点。从文字上讲,巧就巧在“冻雨”的“冻”字,是由“东”和两点组成,“洒窗”的“洒”字是由“西”和三点组成。这样,联意既说明了当时雨打窗户的情景,又说明了“冻”“洒”两字的组成。这样,下联就不大好对。要求后半句说的事,与前半句说的事,互有关联,还得拼成前半句的第一、三两个字,可真够难的。在座客人苦思冥想,绞尽脑汁,难以应对,客厅一时沉默。
    这时,仆人送上瓜来,蒋焘的父亲,连忙切瓜分片,请客人吃瓜。站在一旁看父亲切瓜,客人们吃瓜的蒋焘,即景生情,高声说:“我来对下联”。接着吟道:
      切瓜分客,横七刀竖八刀。
    一语既出,满座惊叹。蒋焘对下联的前半句“切瓜分客”,说的是当时吃瓜的事。后半句“横七刀”、“竖八刀”既是指切瓜,又跟前半句有直接关系。同时“七”、“刀”左右横看,合起来,是前半句的第一个字“切”;“八”“刀”上下竖着,合起来是第三个字“分”。真是妙语双关,兴趣盎然。客人们皆赞叹不已。
发表于 2010-9-13 20:10:59 | 显示全部楼层
作对,本身就是捉字虱的艺术啊,只有饱读诗书、才思敏捷的人,才会就当时情景作出妙对,我们的噢像糖壁虎先生等,就是这种人。
 楼主| 发表于 2010-9-15 00:38:30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又来了[s:10]3

上联:未卜三生愿,频添一段愁(出自--红楼梦)
下联:?
发表于 2010-9-15 02:33:37 | 显示全部楼层
、、、、、、、、、、、、、、、、、、、、、、、
发表于 2010-9-15 16:59:01 | 显示全部楼层
对联有一个基本规则,即上联收于仄声,下联收于平声。“未卜三生愿,频添一段愁”其实本身就已能算是一个完整的对子。但如果不那么强调规则,拿来玩玩倒也未尝不可。
姑妄对之,请楼主赐教:
未卜三生愿,频添一段愁
已知累世心,轻减几回瘦

拆来玩玩:
未卜三生愿,已知累世心
频添一段愁,轻减几回瘦

祖国的文字就是这么令人着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9-15 21:30:06 | 显示全部楼层
对联有一个基本规则,即上联收于仄声,下联收于平声。“未卜三生愿,频添一段愁”其实本身就已能算是一个完 ...
绿蓑衣 发表于 2010-9-15 16:59

      虽文理欠佳并非奇绝,但玩法清新不落人俗套,亦是巧思
较之同类,蓑衣兄总胜千百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岑溪人家论坛 ( 桂ICP备11000835号-1 )

桂公网安备 45048102000008号

GMT+8, 2024-6-2 19:39 , Processed in 0.047424 second(s), 1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