岑溪人家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3681|回复: 23

马 蜂 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11-4 19:14:3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初冬,寒潮已笼罩着大山深处的龙弯村,虽是南方的冬天,上了年纪的老头老奶还是换上了御寒的冬装了。

可是,村东头的歪六家却没有一丝寒意,火塘的火烧得旺旺的,火塘边里一圈外一圈,围满了来看望他和媳妇的亲朋好友、左邻右舍,歪六都没有凳子招呼客人了,大家毫不在意,蹲的蹲,站的站……

歪六拿出香烟、糖果、瓜子来招待大家,一屋子闹哄哄的,大伙七嘴八舌,问长问短,都想知道歪六是在哪里发的财,怎么娶了这么个漂亮的媳妇,歪六憨厚地笑了笑:干老本行发的财。

老本行?这不是掏马蜂吗?听说歪六是掏马蜂窝发的财,大伙都半信半疑,虽然这小子从小就喜欢撵山打猎掏马蜂,但掏马蜂能赚那么多?乡亲们还是有点难以置信。

难怪乡亲们不信,歪六外出打工近五年,如今荣归故里,腰包里有多少钱当然只有他知道,但他开回了一辆面包车,还带回了一个漂亮的湖南媳妇。在这个连拖拉机都没有一辆的龙弯村引起了不小的震动。

歪六发了,他确实是掏马蜂窝发的财,这个远近闻名的“马蜂王”,以前吃了上顿无下顿,经常到邻居家蹭饭吃的混小子,如今真是物尽其用,人尽其才,凭掏马蜂的绝技发迹,混出了人样,这真是行行出状元,事在人为。

歪六不歪,只是走路头有点偏,名六子,大家都叫他歪六。

说起歪六,还真是个苦命的孩子,从小就没有了爹娘,只好与叔婶一起过日子,叔叔在城里工作,婶娘领着两个孩子在家,那年,婶娘实在受不了一个人盘点农活的苦,就把田地租给别人种,随叔叔到城里谋生活去了,叔叔是叫歪六一起去的,但歪六不愿去,就一个人在家里照管父母留下的那几亩薄田。因不谙农事,又失去了叔婶的依靠,生活很艰难。

婶娘走后的第一年,叔叔资助化肥,亲友帮忙栽种,勉强把一季庄稼种下收割了,第二年,叔叔不再支持了,歪六左思右忖,还是没有勇气独自一人料理庄稼,索性也把田地租了,仅照管家里的那两头水牛,乐得清闲自在,歪六就这样过起了小日子,放牛时喜欢去早就去早,喜欢去晚就去晚,好不快活。平常左邻右舍谁家有个大小事的就去帮帮忙,混一顿饭吃。当然,经常在一起玩的还有光屁股长大的好友旺春和顺子,有时旺春和顺子有事,也代他们管管牛,晚上就到他们家蹭饭,时间长了,他们两家也就成为歪六的“电饭煲”了。

日子一天天过去了,歪六人是清闲了,可心里挺苦闷的,顺子、旺春都相继结婚了,夜深人静,寂寞难耐,歪六想,要是有个女人多好啊,但自己那么穷,谁肯嫁?歪六左思右想,还是要挣点钱才好,但怎么挣呢?歪六想破头还是一筹莫展。

深秋的一天,顺子来找歪六:“我家的那片大豆,被野兔糟蹋得不成样子,能否想个办法把它给逮了?”。

“怎么逮?我们又不懂。”歪六摇摇头。

顺子想了半天:“要不,我们找宝叔去?”

歪六犹豫:“宝叔是从不教人的。”

顺子不信:“走!试试看吧。”

于是两人忐忑不安地来到了宝叔家,宝叔是村里有名的老猎人,什么野兽见了他都难逃厄运,年轻时曾显赫一时,现在年纪大了,跑不动了,在家养鸟玩。

两个年轻人说明来意后,宝叔乐了:“想当我的徒弟?歪六可以,顺子不行。”

“为啥呀?”顺子问。

宝叔说:“撵山、打猎,掏马蜂,是清闲人做的事,你家中丢不开,不可学。”

歪六见有眉目,不失时机地说:“宝叔,你收我做徒弟吧,我有的是时间。”

“真是天意啊!”宝叔伤感地说:“我都一大把年纪了,黄土都盖到眼眉毛了,早就想找个人,把我的捕猎经验传一传,但我儿子又不愿学,我担心这身技艺要带入黄土了。

宝叔停顿了一下:“其实我早就看中歪六了,但不知你意下如何,今天你找上门来,我很高兴,我收下你了。顺子就好好种你的地吧。”

六听了,倒头就拜,恭恭敬敬地给宝叔磕了三个响头。顺子也乐了,宝叔虽然没收自己,但他老人家说的在理,自己家里确实丢不开,可是好朋友有事做也是一件快事,于是慷慨地说,“今晚我提一只鸡来,让歪六正式拜师。”

晚上,顺子提了一只大公鸡,叫上旺春,旺春听说这喜事,也提了两瓶酒,同歪六三人到宝叔家,大家七手八脚,杀鸡,做饭,宝叔点上香案,祭祀完毕,一伙人喝着酒,吃着肉,听着宝叔讲着年轻时捕猎的故事,把两瓶玉米酒喝了个底朝天,直闹到下半夜才醉熏熏地各自回家……

次日,歪六老早就到了宝叔家,宝叔已经起来溜鸟了,见歪六来那么早,告诉歪六,白天去做自己的事,晚上来就行了,歪六只好回去放牛。

晚上,歪六吃了晚饭就奔宝叔家来了。宝叔告诉歪六,按理说,收徒是要学三年的,但我老了,只能教你一些经验和技巧,没精力上山教你cao作了,学成如何,就看你的造化了,我们先用半年时间来学点基础的东西。

宝叔给歪六上的第一堂课是狩猎规矩。主要是狩猎要祭山神,乞求神灵庇佑;春天要禁猎,不能惊扰动物繁殖;女人禁止捕猎,任何时候都不能带女人进入猎场;有多人参与打猎时,猎物要合理分配,头脚是功劳最大的,内脏下水要归猎狗等等。

宝叔还教一些做猎人的基本准则,主要是为人要诚实守信,不骄不躁,不贪不奢,礼貌谦虚,不恃强凌弱,不巧取豪夺等等。

宝叔还告诫歪六:不捉孵蛋的蛇,不打护崽的熊,不惹觅食的群狼。

宝叔谆谆教导:做猎人以不贪为上,要学会收手,见好就收,不能赶尽杀绝,象竹鸡那种护伴的禽鸟要留种。

从第二天开始,宝叔用两个月时间给歪六讲野生动物习性,使歪六全面了解飞禽、走兽、马蜂、鱼类、蛇类的生活习惯、栖息场所、觅食方式等;用二个月教捕捉方法和经验技巧;最后两个月教捕猎工具的制作和各种动物咬伤的自救方法以及草药配方。

歪六天生有做猎人的天赋,悟性很高,宝叔一点就通,三个月学完,各种动物习性铭记在心,了如指掌,捕猎工具也做得像模像样,宝叔高兴得合不拢嘴。

一天,宝叔对歪六说,我已经把全部捕猎经验教给你了,但你还不能出师,俗话说,学徒三年方出师,你才学了半年,只学到捕猎的皮毛,要把我教你的经验变为你的技能,你还需要大量的狩猎实践锻炼,并不断加以总结,才能成为优秀的猎手,我老了,不能在实践cao作中亲自教你了,今后就看你的造化了,有什么疑难问题可以随时来问我。

歪六听了心里很伤感,但想到师傅确实老了,上山已心有余而力不足,只好对师傅说:“我记住你老人家的话了。”给师傅磕了三个头才依依不舍地离去。

龙弯村处于三县交界的云龙山深处,云龙山绵延起伏百余公里,森林覆盖率极高,植被保持完好,给动物提供了很好的栖息场所,还有一定量的珍稀动植物,几年前被政府划为自然保护区。

大山也荫泽着一方山民,虽然大山深处的村落不多,人烟稀少,但小日子过得很殷实,板栗、核桃、李子都有一定的规模,庄稼的生长期虽长些,但吃饭也不是问题,龙弯村祖祖辈辈就这样过着这种饱暖的生活。

不知道是别的地方森林砍伐严重,动物往这里迁徙,还是猎狗被收或是老猎人老了不撵山的缘故,这里的动物好象比以前多了许多,一到庄稼成熟季节,各种动物经常出来糟蹋村民的庄稼,村民们怨声载道。

歪六制作了各种捕猎工具,有套野兔的网、有套飞禽的马尾套、有为小动物准备的铁锚夹、有收拾猛兽的牛油诱饵口咬ZD!……

一个偶然的机会,还从好友家讨要了两只小猎犬。

万事具备,只欠东风,歪六开始狩猎了。没有人阻止他,乡亲们都希望他尽快除掉糟蹋庄稼的禽兽,纷纷给他提供线索:我家那片黄豆地有野兔,我家那片白薯地有野猪、某处某处有果子狸、某处某处有马蜂……

歪六白天放牛,支个套,套些野鸡、鹧鸪、班鸠什么的,顺便查看动物足迹,晚上出动,每每都有所收获,随着经验的不断丰富,白天逮到的猎物也不少,特别是马蜂,山里马蜂特多,很多村民上山打柴,找猪菜都被马蜂蛰过,歪六见一窝拿一窝,并且白天拿马蜂如探囊取物。马蜂的蜂蛹是山里人最爱吃的美食,歪六发现,七月、九月烧马蜂最合算,那时蜂蛹浆儿最多,其它时间烧的死巴肚多、空饼较多,因此,歪六就把不到时间或不成型的马蜂都迁到家里养着,一年下来,他家的房前屋后都挂满了马蜂,房后山坡上也迁养许多生活在洞穴了的马蜂,树上的有葫芦蜂、厚皮壳、长角老、草蜂等,洞穴里的有大黑蜂、黄土甲、夜蜂等,最多的一年迁养了一百多窝。

随着时间的推移,歪六掏马蜂的技术也愈来愈精,他可以凭一只寻食或采浆的马蜂成色就可以知道蜂窝离他多远,在土里还是在树上,在大树上还是在灌木丛里,在当阳处还是在沟壑里;走在路上,如听到过路的马蜂,只要驻足听三遍就可以确定马蜂的位置,轻松地找到它;家里养的马蜂,看窝壳凹凸程度,可知道一饼或两饼蜂蛹已成浆儿,就先把那两饼割下来,其它的照常养着,这样可反复割几次;野外烧马蜂,大树上的歪六只带一个火机,一把松毛,一根绳子,一个布口袋和一把弯刀,直接攀到离蜂窝一米处,点着松毛火,往窝壳上烧熏几下,然后用弯刀把整窝马蜂割下装入布口袋里,扎紧袋口,往肩上一扛就下树了,蜂娘在身边乱飞也不会蛰他。如果是厚皮壳、花蜂等性情温和的马蜂,他无需用火,只用一根木棍直接把蜂饼掏出来就行了。烧迁养到家里的马蜂,他都要留下王娘不烧,放生一个王娘,来年就有一窝马蜂。歪六玩马蜂玩的轻松洒脱,技压群雄,赢得了“马蜂王”的称誉。

打到猎物时,歪六时常会提着猎物去看望师傅,把自己的打猎经过讲给师傅听,请师傅指点,师徒俩边享用着美味边交谈,往往忘记回家。

歪六是一个慷慨的人,从不用猎物换钱,除孝敬师傅外,也经常提一些猎物到亲友家与他们共享,无论到哪家,凡来串门的街坊邻居都拉入饭桌共享,几年下来,三十来户人家的龙弯村老老少少几乎都吃过“马蜂王”捕获的猎物。

这年,龙弯村通电了。

一天,师傅对他说:“歪六,以前我们信息闭塞,不知道外面的情况,电视里可说了,野生动物受国家保护,捕杀会坐牢的,捕猎技术可能派不上用场了,我们山里人穷归穷,犯法的事可不能做啊!”

歪六听了惶恐惶恐的:“电视里可说掏马蜂犯法呀?”

师傅沉思了片刻:“这好象没听说…….对!你掏马蜂已练出真本事了,今后你就专掏马蜂吧。”

“哎。”歪六应着,郁郁闷闷地回到了家……

山里通了电,村民委的干部来的也勤了,几天后,村支书和村主任带着林业站的一个同志到龙弯村开会,讲要保护森林,保护生态,保护野生动物,还张贴《森林法》、《野生动物保护法》。他们找到歪六,告诫他:“听说你经常捕杀野生动物,那是犯法的,要坐牢的。”

歪六怕得发抖:“我师傅都告诉我了,我现在不捕捉了。”

支书听了半信半疑:“不捕就好,你去办点小额贷款,想办法做点别的吧。”

歪六看了看支书:“可是我不会做其它的呀?……掏马蜂犯法不?”

支书、主任看了看林业站的同志,摇了摇头:“这个……好象还没有听说过”

歪六乐了:“我今后只掏马蜂。”

支书劝道:“这不是长远之计,还是做点别的吧。”

支书他们走后,歪六再也不敢捕猎了,专心致志地找马蜂,找到马蜂后,能够迁养的就迁回家养,不能够迁养的就把蜂饼取回来油炸蜂蛹做菜吃。

到了秋天,歪六总共迁养了三百余窝马蜂回家养,房前屋后的果树上挂满了葫芦蜂、七里游、厚皮壳等栖息在高处的马蜂,房后的山坡上挖了许多土洞,迁养了黄土甲、大黑蜂、夜蜂、树心蜂等栖息在洞穴里的马蜂,成了马蜂之家,胆小的人因怕被马蜂蛰从不敢去他家串门,尤其是七里游,可厉害了,那家伙蛰人时首先咬住人的肉皮,然后以咬点为中心反时针方向蛰一圈共七针,有“三个七里游蛰死一条老母牛”之说,知道七里游厉害的人,见了七里游浑身都会发抖。好心人为他介绍了几个对象,女方父母视他为不务正业,姑娘谈蜂变色,都不敢接受他,临近三十了,仍孤身一人,只有马蜂与他作伴。

旺春爹找到他,硬塞给他二十元钱:“孩子,八月初六是我六十岁生日,我买你的一窝马蜂放生,积个德,这钱你拿着,到时候这窝马蜂你不要烧,由它自个去就行了。”

歪六把钱推回去:“叔,我怎能用你的钱呢,给你留着就行了,就当我送你的生日礼物。”

“你一定要收下,我不出钱怎么算我放生呢?”旺春爹不依。

歪六见推辞不过,只好收下。

旺春爹走后,歪六想啊想:也许这马蜂还真能换钱!年龄老大不小了,旺春和顺子的孩子都上学了,自己还是光棍一条,娶媳妇是要钱的,这马蜂可不能只养了玩,自己不会别的,得在马蜂上打主意。

云龙山地质以土山为主,油松、薪炭栗为主要树种,气候湿润,不但马蜂多,野生菌也特别多,主要出产鸡枞、青头菌、奶浆菌、刷把菌等食用菌,山里人每逢夏、秋季节都喜欢采摘野生菌食用,近几年渐渐学会用野生菌换钱了,有些人家一年靠卖野生菌可以赚千把两千的。

歪六采摘了两天的野生菌,准备背到山外去卖了换盐巴,刚出门,就碰见了山外来收购野生菌的小贩在收购野生菌,歪六干脆把野生菌卖给了小贩。

俊生要去赶集,见了歪六老远就喊:“马蜂大王,还去不去赶集?”

歪六想了想:“菌子都卖了,我不想去了,麻烦你帮我买两包盐巴回来。”

小贩疑惑地问歪六:“他为何叫你马蜂王?”

歪六笑道:“我爱掏马蜂呗,村里人都这样叫我。”

小贩问:“你会掏马蜂?有没有?如果有就卖给我,那东西管钱,城里人都爱吃。

歪六说:“当然有,多的是,能管多少钱?”

“你有多少?我给你五元一斤。”小贩开了个价。

歪六窃喜,想不到这马蜂还真能换钱,还五元一斤呵,是不是在作梦?歪六拧了一把脸蛋,疼!不是作梦,赶紧对小贩说:“我带你去看,但现在还不到烧蜂的季节,你看中,晚上我可以割几饼给你。”

小贩野生菌也不收了,催着歪六去看马蜂。

到了歪六家,三百多窝马蜂让小贩看得眼花缭乱,小贩惊诧不已,看呆了,忙对歪六说:“蜂饼五元一斤,蜂娘三元一斤,我都要了,我们签个合同,你不能卖给别人。”

歪六真傻了,还真五元一斤?这些马蜂少也有二、三百斤,那不就是一千多元吗?自己什么时候见过那么多钱?

歪六说话声音都变了:“那里那里……合同不用签都行,我卖给你就是了,但现在还烧不得。”

歪六指给小贩看,哪几窝哪个时候烧,什么时候烧哪几窝。

小贩嫌啰嗦:“山里路难走,两次烧完行不行?”

歪六想了想:“可以。但先说明,烧不着不能怪我。”

小贩答应:“不会怪你,就做两次烧。”

小贩怕歪六变卦,坚持要歪六签合同,外六没办法,只好带着小贩到顺子家叫顺子帮写合同,并让顺子作证,顺子还多了个心眼,叫小贩交了二百元钱的定金。

签完合同,小贩要走了,歪六突然想起,对小贩说:“不行,不能全卖给你。”

小贩以为他要变卦:“我们可是签了合同的?”

歪六:“不是变卦,是最大的那两窝不能卖给你。”

小贩:“为什么?”

歪六:“有一窝是收了旺春爹的钱的,他买了放生,另一窝要拿去孝敬师傅。”

小贩想了想,那么多马蜂还在乎那两窝吗?于是同意了,临走时警告歪六:“我按时来,除这两窝外,你要遵守合同,不然我会告你的。”

歪六、顺子唯唯诺诺:“一定,一定……”

烧蜂的季节到了,小贩也赶着马车来到了歪六家,歪六叫来旺春、顺子、俊生帮忙烧马蜂,一夜折腾下来,烧了不到一半就有了二百多斤,拣最好的撮合一顿后,蜂蛹、蜂娘共卖了一千五百多元,把个歪六乐得合不拢嘴。过了一个月,贩子又来了,这次烧了三百来斤,卖得了二千多元。一年下来,歪六光卖马蜂就赚了近四千元,其实歪六未曾想到,小贩比他赚的更多,转手翻了两倍多,但歪六也很知足了,平常百元大钞都没有摸过的他,一下子就有了这么多“老人头”,他乐得心花怒放,一天拿出来数好几遍。次年春天,冬眠醒来的马蜂开始寻巢做窝了,尝到甜头的歪六,从马蜂出世就开始寻找,直到五、六月间才找到了一百多窝迁到家里,也许是去年烧得太绝的缘故吧,今年马蜂比去年少了许多。


小贩又来了,小贩说,他与歪六合作的很好,今年特慷慨,给歪六六元钱一斤,即便价格提高了,全部马蜂烧下来也还卖不到四千元。

这几年旺春和顺子都过得像模像样,有家有室,旺春承包了片荒地种植林果,逐渐有了收入,去年还被村民选为小组长。顺子爹前些年做泥瓦匠的活,硬是把那么个小山冲挖成了小坝塘,这几年不做泥瓦活了,顺子就把那个小坝塘改成了鱼塘养起了鱼,山里水冷,鱼不大长,顺子就在鱼塘边建起了一个养殖场,养一些猪、鸡,几样搞下来,每年也能挣上万把两万。顺子有文化,被村民们选为统计员。旺春和顺子当起了龙弯村的家。

歪六有了收入,旺春、顺子都很高兴,虽然歪六做的不是正当行业,但毕竟不缺衣少食。

一天,旺春、顺子、歪六相约去赶集,虽是一个村级集市,但也有近二十公里,到集市后,歪六买了盐巴、味精后,眼睛老往卖电视机的地方看,旺春、顺子知道他的心事,劝道:“要不,就买一台吧?不是很贵的。”可是一问价,还是要七、八百块,歪六舍不得买,顺子提议,干脆买个旧的一两百就可以搞定了。于是三人七转八转,终于看中了一台,经讨价还价,一百五十元成交,歪六如获至宝,扛着电视机就往家赶,到家后,顾不得擦汗就催着顺子给他接线,顺子只好把自家“小锅盖”的信号接一根分线给他,一调试,效果蛮好,声音、图象都不错,歪六高兴极了,第一晚上看了个通天亮,直看得许多台都说再见,以后的日子,歪六有事无事都在电视机旁度过。

这天晚上,一条消息引起了歪六的注意,消息称:四川、湖北、湖南某地马蜂成灾,当地群众不会侍弄马蜂,深受其害,被蛰伤多人,只好由政府出面组织消防队的来灭马蜂。

歪六心想,到那么些地方去掏马蜂到城里卖不是可以赚钱吗?但又想,那些地方毕竟太远了,孤身一人去还是有点胆怯,要是有个伴就好了,出门在外也好有个照应。约旺春?不可能。约顺子?更不可能。只有找俊生了,这几年俊生家家道不顺,天天吼着要到外地打工,他可能会去。于是找到俊生,跟俊生商量:“电视里可说了,湖南等地马蜂特多,我想去湖南掏马蜂,你去不去?”

俊生听说去湖南又是掏马蜂,把头摇得象拨浪鼓:“不行不行,人家都是去的广东深圳赚大钱,你去湖南?又是去掏马蜂,那是去玩,不是去做事。”

歪六七劝八劝也劝不依,只好闷闷不乐地回到了家。

晚饭后,打开电视消遣,当再次见到重播的那条消息时,歪六牢牢记下了地址,横下一条心,一个人老子也要去闯一闯!想通后,着手把家里的事作了安排,田地是租出去的,继续租,牛和猎犬就托付给旺春家照管,房子离顺子家近,就托付给顺子家照管,揣上这两年卖蜂节约下来的三千元钱,对旺春顺子谎称说到城里转转就上路了,这一走就四年多杳无音信。

从未出过远门的歪六,风餐露宿,省吃俭用,历尽千辛万苦,几经波折,终于找到了马蜂较多的那个县,打听清楚后,歪六就急急忙忙地向那向往已久的地方赶,能乘车就乘车,没有车就走路步行。越往前走,山越高越大,森林越密,歪六想,这样的环境,马蜂一定少不了。

这天傍晚,歪六走到了一个叫张家冲的地方,到寨中遇到了在一棵大树脚聊天的几个老人,歪六上去打了个揖:“请问老人家,你们这里是不是有许多马蜂呀?”

几个老人疑惑地看了看歪六,问道:“年轻人,你问这个干啥?”

歪六说:“我是云南来的,看到电视里说你们这里马蜂成灾,消防队的都来帮你们灭马蜂,我从小爱掏马蜂,就找来了。”

老人们好心劝说歪六:“马蜂可历害了,村里人被马蜂蛰伤的可多了,连消防队的都有几人被蛰伤,那活干不得,你还是回去吧。”

歪六向老人们解释,自己会掏马蜂,什么样的马蜂都有办法对付,麻烦他们带去找一下村长。几个老人见歪六很执着,看是认真的样子,不像开玩笑,就把歪六引到了村长家。

村长也不相信这个不起眼的年轻人有掏马蜂的本领,但俗话说,没有金刚钻就不会揽瓷器活,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因为这个地方马蜂实在太多了,每年都有好多马蜂跑到村民的房梁上来做窝,要摘除还需要打119请消防队的来帮忙,每年被马蜂蛰伤的人不计其数,如果这年轻人真有这本事,那岂不是一件好事?于是问歪六:“就你一个人?掏一窝马蜂要多少钱?”

村长想,歪六不可能象消防队那样是免费的吧,况且一个人做这活也让人心里产生疑虑,消防队的来了十多人呢。

歪六笑了笑:“就我一人,我掏马蜂不要钱的。”

村长更加疑惑了:“那你要什么?”

歪六:“掏下的马蜂归我。”

村长和几个老人互相看看,疑虑重重。

见村长没有答应,歪六想了想问道:“要不,给我一半行吗?”

“哈哈哈…….”村长和几个老人都大笑起来:“谁稀罕那物,如果你真有那本事,所获都归你。”

歪六大喜,但又怕村长反悔,小心翼翼地对村长说:“要不,咱们还是签一个合同好吗?”

“当然可以。”村长爽快地答应。

于是吩咐把另外两个村干部找来,与歪六签了一个免费掏马蜂,所获归歪六的合同。

签完合同后,与几个村干部在村长家做饭吃,还杀了两只鸡,歪六说由他出鸡钱,村长不让,由村上出,因为这是村上的大事,如歪六真能为民除害,那他们村可捡了大便宜了。

吃完饭,村长对歪六说:“你就住我家吧,有什么吃什么,不要在意。”

歪六:“好的,到时候我适当算饭钱给你。”

村长:“不别客气,山里人吃的简单,但饿不着。”

几个人围在火塘边闲聊着,歪六简单地介绍了自己的情况。

村东头的张大爷听说来了个掏马蜂的,来到了村长家,一进门就问:“听说来了个掏马蜂的后生,有这事吗?在哪里?”

众人指了指歪六:“是真的,问怎么了?”

张大爷急切地说:“别提了,我家梁上来了一窝马蜂,两三个月了,窝挺大的,成天提心吊胆的,前天还蛰了几个过路的人,今天又蛰了我的小孙女,我想请他帮我弄了,要多少钱都行。”歪六:“大爷,别急,我这就帮你去弄,不要钱的。”

张大爷急了:“这哪成?只要你把它弄了,钱少不了你的。”

歪六站起来:“走,我们去看看。”

村长和其他人也起身:“好,去看看吧。”

村民们听说有人来掏马蜂,一下子就聚集了许多人来看热闹。

 楼主| 发表于 2013-11-4 19:17:13 | 显示全部楼层
歪六掏马蜂的神奇故事在当地越传越广,附近的村庄知道后都纷纷派人来请歪六去掏马蜂,歪六成了大忙人,有时东村的事还没做完,西村就有人等着了。

张大爷也成了知名人物,外村来的都喜欢与张大爷预约,张大爷象经纪人一样安排歪六的日程,凡到外村掏马蜂,张大爷都陪歪六一起去,两人同去同回,亲密无间。

歪六是个老实人,如果是在村民家里的马蜂,白天都不烧,因为白天烧的话蜂娘拿不完,冷蜂会蛰伤人,晚上拿的第二天也要扑灭冷蜂,那怕耽搁烧其他的,影响收入也要把冷蜂处理干净。村民们看在眼里,活干完都要拿出丰厚的报酬来酬谢,但都被歪六谢绝了,无论给多少都不要,只要马蜂窝就行。村民们过意不去,只好执意留歪六两人吃饭,歪六征求张大爷的意见,张大爷说饭是可以吃的,人之常情,不碍事,歪六想也是,此后但凡到外村掏马蜂都在村民家吃饭。

在掏蜂的过程中,他都毫不保留地把马蜂的习性、预防和蛰后救治方法向村民介绍,他告诉村民,马蜂一般不会主动攻击人,但对冒然接近蜂窝者会群起攻之,一旦受到马蜂攻击,一般抱头趴在地上不要动就没事,不慎被马蜂叮咬,最好是挤出毒液,然后用碱液清洗,再上点清火的草药就行了,但对七里游那样的霸王蜂,绝不可轻举妄动,必须要有相当的专业水平才可取之。

歪六的声誉传遍了四乡八岭,越传越神,许多村庄都慕名而来请他去掏马蜂,也不去麻烦消防队了,歪六成了远近闻名的“马蜂王。”大人小孩都知道他是掏马蜂的高手,都知道他的外号。

十四

冬天临近,马蜂要冬眠了,最后一个星期烧的马蜂,歪六说什么也不让卖,大明拿来一过磅,足有五十斤,问歪六:“吃也吃不了那么多,咋不卖?”

   歪六没有告诉他,只叫他帮他取三千元钱回来。

大明更糊涂了:“做什么?”

歪六说:“你只管取,回来再告诉你。”

大明走后,歪六与张大爷商量:“我想请乡亲们尝尝蜂蛹的味道。你看中否?”

张大爷问道:“你不怕断财路、丢饭碗吗?”

歪六说:“丢也无所谓,反正我已赚了不少,这样瞒下去心里总不是滋味。”

张大爷想想有道理,问歪六:“你想咋个办?”

歪六说:“余下的这些蜂蛹,留十斤给家里今后吃,其余的足够全村人吃一餐了,然后再买一头猪,邀全村人吃一顿,热闹一场。”

张大爷说:“场合是不是大了点?”

歪六说:“要搞就像模像样的搞。”

商定后,两人一同去找村长,说明来意后,村长很感兴趣,劝歪六只管出蜂蛹就行了,其他的由村上cao办,歪六不依,执意要出猪钱,村长只好依他,当即表态:今晚开一个村小组会议,筹备一下,明天就办。咱村就三十多户人家一百五十多人,全村一个都不落下,都来尝一尝蜂蛹的味道。

天一亮,歪六就揣上了大明取回来的三千元,和张大爷一道挑着马蜂蛹饼到村活动室,把猪钱交给了村长,村长早把猪买好,叫人在那里架起了几口大锅,做饭菜的也陆续来了,歪六拿出蜂饼,教大家把蜂蛹的盖膜揭开,把蜂蛹抖出来,然后教大家榨蜂蛹,把香油倒入锅里,把油烧到八成热,再倒入马蜂蛹,榨到金黄捞出即可。全村老少齐动手,有的杀猪做菜,有的做饭,更多的人图新鲜都来与歪六弄马蜂,中午,饭菜就弄好了。

饭菜上桌,村民们都围了桌,村长叫:“大家静一静,先讲几句话,今天这餐饭,是歪六请大家尝蜂蛹的,还出了一头猪钱,其他的由村上配套,大家难得一聚,是歪六给我们提供了机会,我们应不应该感谢他?”

众人答:“应该。”

村长提议:“叫他讲几句好不好?”

众人答:“好。”一齐鼓起了掌。

歪六没有当着这么多人的面讲过话,有点腼腆,但还是站起来说道:“乡亲们,我来到你们村子这些时日,得到了大家的关心和帮助,但我对不起大家,我没有告诉大家这马蜂能食用,而且是美食,几个月来,我用这马蜂赚了一些钱,可是心里很内疚,为了表达我的歉意,我请大家尝一尝马蜂味儿。我知道,这样做也许会丢了我的饭碗,但瞒着大家赚钱,我良心会受到遣责,请大家原谅我的过失。”

歪六说完这番话,赢得了乡亲们热烈的掌声,都说歪六诚实厚道,是个好后生。有些说马蜂即便能吃,也要有本事的人才能掏来吃。有的说,你继续掏你的,谁也抢不了你的饭碗,只有你有那本事,谁也不会眼红。

村长见大家都没有责怪歪六之意,站起来说:“乡亲们,歪六是一个诚实、有本事的年轻人,他帮我们消除了危害村民的马蜂,我们感激他还来不及呢,明年我们与他继续签合同咋样?”

村民们高喊:“同意。”

歪六激动得热泪盈眶……

村长一声令下:“开饭!”

全村老少齐坐下,筷子都不约而同的伸向那碗蜂蛹:“好香哟。”“好香哟”……

十五

临近过年了,歪六准备回家。张大爷一家诚心挽留,张大娘苦口婆心:“孩子,你回去也是一个人,如不嫌弃,就把这里当一个家,咱们一起过吧。”

秀娟舍不得歪六走,又不好意思明说,张大娘给秀娟使了个眼色,秀娟没好气地说:“要走,今后就别进这道门了。”

歪六知道秀娟的心思,心里暖烘烘的,想想在家里的孤苦日子,再想想张大爷一家对自己的好,也就很乐意地留下来了。

置办年货时,歪六与大明一起去了一趟县城,取了一些钱出来,给张大娘一家每人买了一套新衣服,大明阻拦不住,只能随他了,但置办年货时大明说什么也不让歪六出钱。

这年,歪六在张大爷家过了一个有生以来最愉快、最温暖、最充实的春节……

就这样,歪六在张家冲一住就是四年多,在这四年多的时间里,歪六和张大爷家同吃、同住、同劳动,平时有事无事就跟大明学驾驶,有马蜂的季节就掏马蜂,在大明的努力下,马蜂蛹的价格也一年比一年高,这样下来,掏马蜂就赚了二十来万。

随着时间的推移,歪六与秀娟的感情也瓜熟蒂落了,在村长等好心人的撮合下,第三年春天他们结了婚,歪六成了名副其实的张家人。

婚后,又掏了一季的马蜂,也就在这一年,歪六还取得了驾驶资格,获得了驾驶证,并花了三万多元买了一辆长安微型面包车,这样出行,外出掏马蜂,卖马蜂都大大地方便了。

结了婚,歪六小日子虽然过得甜甜蜜蜜,有人疼,有人爱,有人牵挂,但歪六想回老家的愿望也愈来愈强烈,与秀娟商量后,秀娟也同意回家,就把想法告诉了父母,父母虽然舍不得,但考虑儿女总有一天要离开,也就同意他们走了。岳父母叮嘱,回去后一定要找点长远的事做,但这里马蜂依然很多,有掏马蜂本事的人很少,你们每年回来两三个月,掏了马蜂运到云南去卖,生活也就不愁了。

歪六小两口爽快地答应了。

十六

歪六和秀娟辞别了父母,告别了纯朴的张家冲村民,回到了阔别已久的龙弯村。

歪六到云南才知道,这几年马蜂价格暴涨,刚烧下的一般马蜂湿饼都能卖到四、五十元一斤,大黑蜂、黄土甲、夜蜂等个头大的价更高,这真是一个好消息。

歪六想:回来后,先把老屋翻修一下,改善一下住所,然后向村里承包一片荒山,种一些林果,在林果地里建一些永久性蜂巢,筑巢引蜂,每年一季把马蜂挪迁到林果里饲养,逐步建成一个有一定特色的林果野蜂生态XXX。

每年一次利用马蜂成熟季节到湖南看望岳父母和乡亲们,掏一季马蜂,挣一些钱补贴家用。

发展林果业,不放弃掏蜂,小日子一定会过得殷实。

旺春、顺子等听了歪六这几年闯荡野马蜂业的故事,都为之感动,大伙都为歪六能凭掏马蜂这种不起眼的事能发迹并混出人样而感到高兴,大家一传十,十传百,乡亲们都来祝贺“马蜂王”和“马蜂皇后”。村里更热闹了,不是过年胜似是过年.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11-4 19:15:59 | 显示全部楼层
一行人来到了张大爷家,歪六首先看了看被蛰伤的小女孩,发现头肿得象东瓜似的,歪六连忙拿出D的特效药帮她敷上,一会儿,小女孩不叫了,头也瘪了许多,大家估计这小子可能真有两下子。

张大爷见歪六什么也没有带,问道:“你要用什么工具?”

外六告诉他:“平时都用火,其实有没有火都能弄下来,但这是在家里,马蜂娘都必须全部弄死,不然第二天它就会更加疯狂的找人蛰,因此必须用火,但马蜂在房上,用火不很安全,要是有导火线就好了。”

张大爷说:“有啊,我准备建房,打证明买了一圈,要多少?”

歪六:“不用多,最多一米就够了。”

张大爷拿出一圈导火线,歪六用刀割了不到两尺的一截,问张大爷:“有长梯子没有?”

张大爷:“有。”

忙吩咐儿子把长梯子扛来,歪六再向张大爷要了一个编织袋,一把镰刀,把梯子架好就径直向房樑的马蜂爬去。

村长见了,提醒歪六:“你什么防护的都没有行吗?”

以前消防队的来都是全副武装的防护面具,歪六什么都不带,村长放心不下。

歪六答声“没问题”就径直向马蜂窝爬去。

围观的群众见歪六真的要掏马蜂了,一窝蜂地散到远远的地方观看。

歪六爬到了马蜂窝边,见是一窝七里游杂居葫芦蜂,七里游是不寻窝的,见葫芦蜂找好了窝,就去霸占葫芦蜂的窝,把王娘咬死,然后继续繁衍生殖,这种蜂一般很旺,也很霸道,很凶恶。窝壳上的蜂娘见有人靠进,都煽起了翅膀,一下子乱了起来,有些还飞起来又落下,歪六不慌不忙,掏出导火线点然,迅速朝蜂巢洞门熏去,不一会儿,壳内的蜂娘就熏昏了,外面的也熏晕了不少,歪六左手提着编织袋,右手戴一只塑胶手套,把巢壳外的马蜂娘一个抓起捻得半死,丢入编织袋内,不大一会儿,在外壳上的马蜂也被他捉完了,歪六把匕在腰上的镰刀取出来,用编织袋套住马蜂窝,然后把整个马蜂窝割了下来,提着编织袋,慢慢地下了楼梯……

围观的群众看呆了,这小子,那马蜂怎么不蛰他呢?

张大爷特高兴,掏出一百元钱,硬要塞给歪六。

歪六说什么也不要:“已经跟村上签过合同的,不收钱,只要马蜂窝。”接着告诉张大爷:“窝里的马蜂是拿完了,但还有冷蜂,明天来帮你拿。”

张大爷不解:“拿完了还有吗?”

歪六进一步解释:“你老不知道,这么旺的马蜂,都有一些蜂娘在外面守浆树,明天如果同伴不去采浆,它就会回来,如果找不到窝,就会疯狂地找人蛰,因此必须拿完。”

张大爷害怕了:“那你别走了,今晚就住我家。”

歪六:“村长叫我去住他家呢。”

张大爷转身央求村长:“让他住我家吧?我担心明天的冷蜂。”

村长点点头,转向围观的群众:“这小子掏马蜂功夫了得,比消防队的还厉害,要不我们管他吃住,让他为我们掏马蜂如何?”

乡亲们都表示同意。

村长又道:“今后就让他住张大爷家吧,张大爷诚实厚道,村上按时给补贴,每月一百元,谁家要掏马蜂就来叫他,咋样?”村民们一致赞同。

歪六作梦也想不到会遇上这么宽厚的村民,打这以后就在张大爷家住了下来。

看完歪六近乎完美的掏蜂表演,村民们渐渐散了,歪六开始处理马蜂窝,用张大爷家的锅灶把蜂娘和蜂蛹饼焙干,防止蜂蛹腐烂变质。张大爷忙前忙后,一直折腾到深夜。十一

天朦朦亮,歪六就起床了,那些冷蜂也陆续回来了,歪六准备了一把刷把,到房上等着,回来一个刷一个,直到中午才把冷蜂收拾干净。

午饭后,歪六就向张大爷提出要去找马蜂,张大爷告诉他,不用找,他就知道好多窝,带你去就是了,叫歪六准备所需工具。歪六背上一把镰刀,捡了一根呢绒绳,顺手提了两个编织袋就准备上路了。

张大爷问:“不用导火线了?”

歪六笑笑:“野外要什么导火线呀?哪有这么多呀?随便要点松毛或草草就可以了,其实我不要火都可以拿下来的。”

张大爷有点不信:“有那么厉害?”

歪六:“我怎敢骗你大爷嘛,只是不用火,落下的蜂娘多了,人不小心碰上就会被蛰了,还是用火为好。”

两人边聊边出了门,走不到半里路,歪六就看到了在路旁树丛里觅食的马蜂娘,遂顿足看了看,对张大爷说:“这里有三窝马蜂娘在这里采食,一窝在高树上,离此两里地,有一窝在灌木丛里,离此一里半,另一窝在树洞里,仅半里路。”

张大爷怀疑:“你看得那么准?不会是吹的吧?”

歪六说:“不会看错的,我带你去找就行了。”

歪六先带张大爷找最近的那窝,路上驻足看了一次采食的,听了两次过路的蜂娘,就到了一片杂木树林旁,告诉张大爷马蜂就在这片树林里,带着张大爷到树林中东瞧瞧,西看看,指着一棵追栗树给张大爷看,就在那树洞里,张大爷一直走近树前才看到马蜂娘进进出出的,不得不服。

歪六说:“这是一窝树心蜂,有的叫麻栗蜂,蜂巢在树洞里,今天没带斧头,改天来掏吧。”

歪六继续带张大爷去看第二窝,也只是听了两三次过路的蜂娘就在一处灌木丛中找到了一窝地葫芦。目睹歪六两次找蜂的经过,张大爷佩服得五体投地。

歪六要烧蜂了,叫张大爷站远一点,歪六拣了一些干松毛绑在一根一米多长的木棍上,点着火就往马蜂窝巢上连熏带烧,虽然马蜂娘到处乱飞,但就是不蛰他,不几分钟就把蜂窝摘下装入编织袋里了。

张大爷看呆了,马蜂为何不蛰他呢?真是不可思议。

歪六要带张大爷去找高树上的那窝,但与这窝不在同一个方向。张大爷提议今后再去找也不迟,现在先去拿现成的,歪六表示同意,遂跟随张大爷去看他以前发现的那几窝。两人来到了一片森林里,张大爷指着一棵高大的马尾松说:“这上面就有一窝,能拿吗?”

歪六说:“没问题。这里不只是有这窝,你看左边岭上那树上有一窝,下面沟边那棵树上还有一窝。”

张大爷顺着歪六指的方向看去,果不其然,心想这小子真神了,果真厉害。

歪六找了一些干松毛用草绑好放在编织袋里,用呢绒绳把编织袋拴在腰间,就蹭蹭蹭地向三丈来多高的马蜂窝爬去,到了离蜂巢不远的地方再砍一根树枝丫绑松毛,不一会儿就把马蜂窝烧了装入编织袋里用绳子吊了下来。就这样,歪六一下午就烧了六、七窝马蜂,在张大爷的催促下才挑着战利品回家。

晚饭后,歪六对张大爷说:“大爷,这蜂要烘干,不然会臭的。”

张大爷略有所思,不解地问道:“六子,这东西是用来作药材还是做什么呀?”

歪六想了想说:“大爷,我不敢瞒你老人家,这马蜂是可以食用的,我们云南兴吃这个,拿到城里餐馆可以卖钱。”

张大爷很惊讶:“这也能吃?”

歪六认真地说:“我怎敢骗你?明天我做给你尝尝,但你不要传出去,不然他们不让我掏马蜂就麻烦了。”

张大爷点点头,建议道:“既然如此,这样烘烤太麻烦了,建一个烤房吧,那样方便些,我们这地方马蜂多,谁也不会阻止你的,你掏得有些份量了,叫我那跑运输的儿子大明帮你捎往城里卖。”

歪六说“要得。”

于是简单处理一下所获,准备第二天建烤房。

次日一早,张大爷和歪六着手建烤房,张大爷家有的是现成的料子,两人紧锣密鼓地干了起来。过了些时候,有两个村民来叫歪六去掏马蜂,说是在家里樑上、果树上、田边地头都有,怕蛰着,叫歪六去掏。

歪六准备走,张大爷制止说:“今天专心建烤房吧,明天再掏不迟,今后只要你忙得过来,有的是你掏的。”歪六想,如果没有烤房,掏再多也没用。于是委婉地对那两个村说:“明天再去了,今天准备一下。”

两个村民走后,两人整整忙活了一天,用红砖建起了一座小型烤房,每次能烤一百来斤,建好后升火把前晚和昨天的收获都投入烤房烘烤,恰恰有一满炉。

晚上,歪六特意挑了一饼尽是浆儿的马蜂,整整弄了一大碗,用香油榨香端上桌,张大爷一家谁都不敢动筷,外六说:“不怕的,很好吃的。”说着首先吃了几个。张大爷才用筷子夹起一个尝尝,连说:“香!香!香!”招呼老伴和儿女们都尝尝。

张大爷家一共七人,俩老,大儿子大明在外跑运输,大明媳妇和小女在家,二女儿秀娟高中毕业后待自闺中,小儿子小亮还在上高中。于是大家动筷,吃了都说香,好吃,不一会儿就扫光了一大碗,张大爷还就着蜂蛹多喝了几口酒。

歪六问:“要不要再炒点?”

大家都说:“够了,下顿再吃吧。”

歪六道:“好吧,只要爱吃,每顿都可以炒来吃。”

张大爷不同意说:“只能逢年过节吃,主要是留给歪六用来换钱。”

歪六憨厚地笑了笑:“山上那么多马蜂,还愁家里吃的那点?”

十二

从第二天开始,歪六开始掏那些村民家房前屋后和山上发现的马蜂。张大爷正值农闲无事,帮着歪六打下手,此后,几乎与歪六形影不离。

两人白天掏马蜂,晚上烘烤,不到一个月,除了平时食用的外,烘干的马蜂饼也有三百斤左右了,马蜂娘焙干的足有两麻袋,张大爷一家吃马蜂蛹也吃腻了,歪六还用马蜂娘为张大也泡了一坛马蜂酒。


一天晚上,歪六对张大爷说:“大爷,马蜂也烧了这么多,我想捎到城里去看一下,能否卖个价钱?”

张大爷满口答应:“是啊,老在家里放着也不是办法,明天与大明搭车去,他人熟,肯定能帮你卖个价。”并把大明叫来作了安排。

天一亮,歪六和大明装好货就出发了,可是到城里连问了几家餐馆都没人要,感情这方人真的不知道这马蜂是可食的美食,歪六没辙了,喃喃地说:“要是能捎到我们云南准赚。”

这话提醒了大明,大明说:“我认识一个专做云贵川土特产生意的老板,去那里碰碰运气吧。”

两人找到了在土特产门市部的老板,那人看了歪六提的样品问:“多少钱一斤?”

歪六:“都是干货,二十元一斤。”

老板识货:“十五元咋样?有多少要多少,可以长期收购。”

大明还想争。

歪六扯了扯大明:“算了,就图个长远吧。”

于是全部卖了,蜂蛹饼十五元一斤,蜂娘八元一斤,共计卖得六千余元。

大明:“这钱装着不安全,开个户,存了吧?”

歪六想了想同意了,但他只存了三千,大明不明白是啥意思。

回到家后,歪六掏出三千元钱递给张大爷说:“大爷,我住你家给你们家添麻烦了,你还天天陪我跑,这钱说什么也得平分。”

张大爷说什么也不要:“六子,你的心意我领了,我不会要你的,你攒着,将来回去做点什么。”停了一会又说:“这钱带在身上不安全,让大明帮你存了吧?”

大明说:“今天是存了点,难怪他只存了三千。”

张大爷加重语气说:“你这孩子心眼真好,存了吧,带在身上不安全,家里什么都不缺,用不着钱。”

歪六见张大爷坚持不收,只好作罢,把身上的钱都掏了出来,从家里带来三千,用了一千多,留下点零用钱,把余下的一千元连同今天的三千元总共四千元都交给大明去存。

大明说:“你放心,我一定帮你办好,今后你不去都行,只要备好货,我帮你捎去卖了把钱存进去就行了。”

张大爷一家着实厚道,歪六也真正遇到了一个好人家。歪六聪明能干,勤脚手快,在张大爷家住的日子,除掏马蜂,见什么做什么,大明经常在外,挑水劈柴等一系列男人活都被歪六揽下,无论干什么都有板有眼,张大爷打心眼里喜欢这孩子。

   其实,喜欢歪六的不只是张大爷,张大娘也看上了这小伙子。想女儿秀娟也老大不小的了,来了几拨提亲的都不中意,这小子大不了秀娟几岁,而且心眼好,人诚实,能做事,如果他没娶亲,岂不是一桩美事?因此张大娘更加细心留意歪六,通过长时间的观察也没有发现歪六的多少毛病,就把心事告诉了张大爷,叫张大爷套套他家里的情况。张大爷利用单独与歪六外出掏蜂的机会,把歪六的情况了解了个详细,张大娘得知歪六还未娶亲,着实高兴,老两口暗地合谋,一心促成这段姻缘,就看秀娟的了。

   秀娟有一段苦涩之恋,那是一个同班的男生,也有个花前月下,但那小子考取大学就提出了分手,秀娟固然心痛,但也坚强地挺了过来,但此后对男人就没什么好感,也没心思去复读,默默在家与父母做事。在父母的开导下,秀娟逐渐从失恋的阴影中走出,但对找婆家还很忌讳,来了几拨都被她挡了回去,父母见她不中意,也就把这事给搁置起来。

   歪六到她家住下后,起初秀娟也不在意这个小伙子,但日子长了,感觉这个小火子各方面都表现不错,渐渐对歪六产生了好感,平时忧郁的脸也开始有了笑容,经常差使歪六帮她做这做那,也帮歪六缝缝补补,洗洗衣服,平时爱拿歪六戏耍开心,管歪六叫憨六,歪六丝毫也不在意,仍对她言听计从。

张大爷两老看在眼里,甜在心里,打心儿高兴。一天,张大娘问秀娟:“是否看中了这个小伙子?”

秀娟羞怯地红了脸。

张大娘笑骂道:“傻丫头,你不说娘也知道,娘给你做主就是了。”

   秀娟羞涩地跑了。

十三

村寨周围的马蜂早已掏完了,歪六开始寻找野外的马蜂,张大爷还是那样执着,只要无事,都与歪六同去,说是两个人好歹有个照应,其实歪六也需要一个帮手,有时递个火,接个蜂窝巢什么的,加上那么些沟沟壑壑,道不熟路不悉,有张大爷陪伴是在好不过了,因此这一老一少起早贪黑,翻山越岭,认真干起了掏马蜂的行当。

这地方也真怪,马蜂特多,怎么也掏不完。歪六每天都能寻找到十多窝,这样天天都有不小的收获。日子长了,歪六的腰包也鼓了起来,每个星期一次把干货交给大明捎带到城里收购点,大明卖了货物后把货款如数存入歪六的帐户。几个月下来,歪六竞赚了三、四万元。歪六越做越火,名气也越来越大,村里人也很喜欢歪六。村长很守信,按时叫人把补贴送到张大爷家,头两次推辞不过,张大爷接受了,后来歪六有了收入,就劝张大爷不要那钱了,张大爷也觉得这钱不能要,所以后面的就婉言谢绝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11-4 19:16:55 | 显示全部楼层
歪六掏马蜂的神奇故事在当地越传越广,附近的村庄知道后都纷纷派人来请歪六去掏马蜂,歪六成了大忙人,有时东村的事还没做完,西村就有人等着了。

张大爷也成了知名人物,外村来的都喜欢与张大爷预约,张大爷象经纪人一样安排歪六的日程,凡到外村掏马蜂,张大爷都陪歪六一起去,两人同去同回,亲密无间。

歪六是个老实人,如果是在村民家里的马蜂,白天都不烧,因为白天烧的话蜂娘拿不完,冷蜂会蛰伤人,晚上拿的第二天也要扑灭冷蜂,那怕耽搁烧其他的,影响收入也要把冷蜂处理干净。村民们看在眼里,活干完都要拿出丰厚的报酬来酬谢,但都被歪六谢绝了,无论给多少都不要,只要马蜂窝就行。村民们过意不去,只好执意留歪六两人吃饭,歪六征求张大爷的意见,张大爷说饭是可以吃的,人之常情,不碍事,歪六想也是,此后但凡到外村掏马蜂都在村民家吃饭。

在掏蜂的过程中,他都毫不保留地把马蜂的习性、预防和蛰后救治方法向村民介绍,他告诉村民,马蜂一般不会主动攻击人,但对冒然接近蜂窝者会群起攻之,一旦受到马蜂攻击,一般抱头趴在地上不要动就没事,不慎被马蜂叮咬,最好是挤出毒液,然后用碱液清洗,再上点清火的草药就行了,但对七里游那样的霸王蜂,绝不可轻举妄动,必须要有相当的专业水平才可取之。

歪六的声誉传遍了四乡八岭,越传越神,许多村庄都慕名而来请他去掏马蜂,也不去麻烦消防队了,歪六成了远近闻名的“马蜂王。”大人小孩都知道他是掏马蜂的高手,都知道他的外号。

十四

冬天临近,马蜂要冬眠了,最后一个星期烧的马蜂,歪六说什么也不让卖,大明拿来一过磅,足有五十斤,问歪六:“吃也吃不了那么多,咋不卖?”

   歪六没有告诉他,只叫他帮他取三千元钱回来。

大明更糊涂了:“做什么?”

歪六说:“你只管取,回来再告诉你。”

大明走后,歪六与张大爷商量:“我想请乡亲们尝尝蜂蛹的味道。你看中否?”

张大爷问道:“你不怕断财路、丢饭碗吗?”

歪六说:“丢也无所谓,反正我已赚了不少,这样瞒下去心里总不是滋味。”

张大爷想想有道理,问歪六:“你想咋个办?”

歪六说:“余下的这些蜂蛹,留十斤给家里今后吃,其余的足够全村人吃一餐了,然后再买一头猪,邀全村人吃一顿,热闹一场。”

张大爷说:“场合是不是大了点?”

歪六说:“要搞就像模像样的搞。”

商定后,两人一同去找村长,说明来意后,村长很感兴趣,劝歪六只管出蜂蛹就行了,其他的由村上cao办,歪六不依,执意要出猪钱,村长只好依他,当即表态:今晚开一个村小组会议,筹备一下,明天就办。咱村就三十多户人家一百五十多人,全村一个都不落下,都来尝一尝蜂蛹的味道。

天一亮,歪六就揣上了大明取回来的三千元,和张大爷一道挑着马蜂蛹饼到村活动室,把猪钱交给了村长,村长早把猪买好,叫人在那里架起了几口大锅,做饭菜的也陆续来了,歪六拿出蜂饼,教大家把蜂蛹的盖膜揭开,把蜂蛹抖出来,然后教大家榨蜂蛹,把香油倒入锅里,把油烧到八成热,再倒入马蜂蛹,榨到金黄捞出即可。全村老少齐动手,有的杀猪做菜,有的做饭,更多的人图新鲜都来与歪六弄马蜂,中午,饭菜就弄好了。

饭菜上桌,村民们都围了桌,村长叫:“大家静一静,先讲几句话,今天这餐饭,是歪六请大家尝蜂蛹的,还出了一头猪钱,其他的由村上配套,大家难得一聚,是歪六给我们提供了机会,我们应不应该感谢他?”

众人答:“应该。”

村长提议:“叫他讲几句好不好?”

众人答:“好。”一齐鼓起了掌。

歪六没有当着这么多人的面讲过话,有点腼腆,但还是站起来说道:“乡亲们,我来到你们村子这些时日,得到了大家的关心和帮助,但我对不起大家,我没有告诉大家这马蜂能食用,而且是美食,几个月来,我用这马蜂赚了一些钱,可是心里很内疚,为了表达我的歉意,我请大家尝一尝马蜂味儿。我知道,这样做也许会丢了我的饭碗,但瞒着大家赚钱,我良心会受到遣责,请大家原谅我的过失。”

歪六说完这番话,赢得了乡亲们热烈的掌声,都说歪六诚实厚道,是个好后生。有些说马蜂即便能吃,也要有本事的人才能掏来吃。有的说,你继续掏你的,谁也抢不了你的饭碗,只有你有那本事,谁也不会眼红。

村长见大家都没有责怪歪六之意,站起来说:“乡亲们,歪六是一个诚实、有本事的年轻人,他帮我们消除了危害村民的马蜂,我们感激他还来不及呢,明年我们与他继续签合同咋样?”

村民们高喊:“同意。”

歪六激动得热泪盈眶……

村长一声令下:“开饭!”

全村老少齐坐下,筷子都不约而同的伸向那碗蜂蛹:“好香哟。”“好香哟”……

十五

临近过年了,歪六准备回家。张大爷一家诚心挽留,张大娘苦口婆心:“孩子,你回去也是一个人,如不嫌弃,就把这里当一个家,咱们一起过吧。”

秀娟舍不得歪六走,又不好意思明说,张大娘给秀娟使了个眼色,秀娟没好气地说:“要走,今后就别进这道门了。”

歪六知道秀娟的心思,心里暖烘烘的,想想在家里的孤苦日子,再想想张大爷一家对自己的好,也就很乐意地留下来了。

置办年货时,歪六与大明一起去了一趟县城,取了一些钱出来,给张大娘一家每人买了一套新衣服,大明阻拦不住,只能随他了,但置办年货时大明说什么也不让歪六出钱。

这年,歪六在张大爷家过了一个有生以来最愉快、最温暖、最充实的春节……

就这样,歪六在张家冲一住就是四年多,在这四年多的时间里,歪六和张大爷家同吃、同住、同劳动,平时有事无事就跟大明学驾驶,有马蜂的季节就掏马蜂,在大明的努力下,马蜂蛹的价格也一年比一年高,这样下来,掏马蜂就赚了二十来万。

随着时间的推移,歪六与秀娟的感情也瓜熟蒂落了,在村长等好心人的撮合下,第三年春天他们结了婚,歪六成了名副其实的张家人。

婚后,又掏了一季的马蜂,也就在这一年,歪六还取得了驾驶资格,获得了驾驶证,并花了三万多元买了一辆长安微型面包车,这样出行,外出掏马蜂,卖马蜂都大大地方便了。

结了婚,歪六小日子虽然过得甜甜蜜蜜,有人疼,有人爱,有人牵挂,但歪六想回老家的愿望也愈来愈强烈,与秀娟商量后,秀娟也同意回家,就把想法告诉了父母,父母虽然舍不得,但考虑儿女总有一天要离开,也就同意他们走了。岳父母叮嘱,回去后一定要找点长远的事做,但这里马蜂依然很多,有掏马蜂本事的人很少,你们每年回来两三个月,掏了马蜂运到云南去卖,生活也就不愁了。

歪六小两口爽快地答应了。

十六

歪六和秀娟辞别了父母,告别了纯朴的张家冲村民,回到了阔别已久的龙弯村。

歪六到云南才知道,这几年马蜂价格暴涨,刚烧下的一般马蜂湿饼都能卖到四、五十元一斤,大黑蜂、黄土甲、夜蜂等个头大的价更高,这真是一个好消息。

歪六想:回来后,先把老屋翻修一下,改善一下住所,然后向村里承包一片荒山,种一些林果,在林果地里建一些永久性蜂巢,筑巢引蜂,每年一季把马蜂挪迁到林果里饲养,逐步建成一个有一定特色的林果野蜂生态XXX。

每年一次利用马蜂成熟季节到湖南看望岳父母和乡亲们,掏一季马蜂,挣一些钱补贴家用。

发展林果业,不放弃掏蜂,小日子一定会过得殷实。

旺春、顺子等听了歪六这几年闯荡野马蜂业的故事,都为之感动,大伙都为歪六能凭掏马蜂这种不起眼的事能发迹并混出人样而感到高兴,大家一传十,十传百,乡亲们都来祝贺“马蜂王”和“马蜂皇后”。村里更热闹了,不是过年胜似是过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11-4 19:19:14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鬼故事顶满500贴后岑溪人家论坛首次公开发表,喜欢的朋友请顶贴。谢谢!

点评

上面的不是你原创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4-11-11 09:2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1-4 19:50:05 | 显示全部楼层
只看到密密麻麻的字,懒得看,不知道是什么内容:L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1-4 20:10:56 | 显示全部楼层
很有乡土气息!{:soso_e179:}{:soso_e17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1-4 20:11:05 | 显示全部楼层
很有乡土气息!{:soso_e179:}{:soso_e17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1-4 20:35:02 | 显示全部楼层
路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1-4 20:52:54 | 显示全部楼层
;P;P;P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岑溪人家论坛 ( 桂ICP备11000835号-1 )

桂公网安备 45048102000008号

GMT+8, 2024-5-19 11:51 , Processed in 0.064671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